• 參與機構
  • 活動日期
  • 資助計劃
  • 資助金額
  • 築夢.社有限公司
  • 2021年11月至2025年7月
  • 第五期獲資助計劃
  • 約二千二百萬港元
目的 正街是香港其中一條最斜的道路,自古以來是區內市民的聚集地。於1870年,大量移民在正街擺放攤檔為生。雖然這些攤檔早已於1985年遷入剛建成的正街街市,但現時正街上的車輛仍絡繹不絕,買菜的市民依舊熙來攘往。然而,擠滿人潮的正街一直缺乏舒適的休憩及活動空間。 在進行社區評估後,我們探討如何以社區的特色、優勢及現有資源為基礎,解決社區的需要。我們希望透過「正街上落」項目,達到三大成果: (1) 提供舒適的公共休憩空間; (2) 提供吸引市民使用的活動空間;及 (3) 在社區融入藝術元素,以活化舊區及提高地區吸引力。
項目活動

項目活動

在「正街上 落」項目中,活動的主要參與對象為正街居民。透過各種活動,如口述歷史活動、藝術工作坊、非遺工作坊等,居民將與藝術家攜手合作,共創舊城新貌。活動除了透過網上招募參加者,亦得到區內明愛堅道社區中心的支持及協作宣傳。

1. 正街活化

(i) 活化餘樂里公共休憩空間

2023年7至8月期間,我們與菠蘿友合作社走進社區,以網上問卷調查以及擺設街站收集街坊意見,作為優化餘樂里公共休憩空間的基礎。為了深化街坊對於優化空間的建議,我們舉行故事分享工作坊、導賞以及公共休憩空間設計概念工作坊。希望以居民的角度作為出發點,在功能層面上回應居民對於社區需求,同時展示社區的歷史文化,從而增加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歸屬感。

我們收集參加者於工作坊創作的成品以作為優化公共休憩空間的設計靈感,其中以社區的綠色植物、歷史及文化故事為最受關注。其設計理念主要為捕捉餘樂里和西營盤自然環境的精髓,並展示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故事。目前,活化餘樂里公共休憩空間已進入設計深化階段,並與相關部門進行討論及審核程序。

2. 正街藝創

(i) 藝術壁畫創作

2023年1至2月,藝術壁畫的社區參與活動已經完成。壁畫藝術家Rebecca T Lin和Carol Mui (Creativehustlershk)與參加者進行了多場工作坊,包括兩場帆布袋設計工作坊和為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和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舉辦的筆記本拼貼畫工作坊。藝術家們通過工作坊收集壁畫設計靈感,例如加入區内店鋪寵物、攀爬植物以及正街著名的店舖等等,並混合藝術家的創作風格,貫徹共創精神。

目前,我們邀請了本地壁畫藝術家Smile Maker Tim Yan以及他的團隊美化正街社區。第一階段的壁畫製作已在2024年初在西營盤街市完成,我們亦會持續和相關政府部門溝通。第二階段將會在正街樓梯直面及側身進行美化工程,增添社區藝術色彩。

(ii) 正街藝紀

藝術欄杆創作

2023年6至7月,欄杆設計的社區參與活動已經完成。世建築事務所與聖安多尼學校合作舉辦了陶瓷繪畫工作坊,帶領學生們到正街拍照尋找製作拼貼畫的靈感,並利用拼貼畫的元素在雞公碗和醬油碟 (購自西營盤老字號福成元記)上進行創作。學生們已把醬油碟帶回家作為紀念品,而雞公碗將在正街好時節 (展覽部分)展出,與社區分享成果。

為了收集更多持份者對欄杆設計及公共空間使用的意見,世建築事務所利用四大主題 (娛樂、休憩、交流及實用性)作為框架,運用3D打印模型及簡單材料進行模型製作,深入了解市民對於公共空間使用的需求以及探索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目前,藝術欄杆創作的設計已進入設計深化階段,期望可以為常見的欄杆增添色彩和添加地區方向指引,方便市民探索社區。我們亦會繼續與相關部門就欄杆功能性、安全性層面及社區需求進行討論及審核。

藝術裝置創作

2023年7至8月,藝術裝置設計的社區參與活動已經完成。藝術家陳閃及葉梵與三個年齡組別(青少年組、家庭組及長者組) 進行燈影正街工作坊。藝術家在第一部分的繪畫創作工作坊,帶領參加者到正街一帶的特色景點進行速繪;第二部分為光影小燈工作坊,藝術家利用電腦後期處理及雷射切割加工製作成小夜燈材料包,再由參加者組裝。

藝術家會參考參加者在小夜燈創作的圖案作為雕塑設計元素,期望裝置放在餘樂里公共空間內供公眾欣賞。藝術裝置將以不同物料和面貌分別引入具該區一帶的歷史、文化及民生元素。目前,藝術裝置的設計已進入設計深化階段,並與相關部門進行討論及審核。

 

3. 社區評估

為了深入了解西營盤區,團隊正進行社區評估,以識別該區的優勢、現有資源和社區需求。評估將從歷史、環境、居民、社區機構和溝通渠道五個範疇著手,探討如何運用社區的特色、優勢和資源來解決社區需求,並考慮如何訴說西營盤獨特的故事,提出詳細的活化方案。

社區參與活動期間,團隊亦有安排研究人員一同參與工作坊,並於活動完結後採訪參加者及藝術家, 以持續地改善活動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