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街上 落」項目中,活動的主要參與對象為正街居民。透過參與各種活動,如口述歷史活動、藝術工作坊、非遺工作坊等,居民將與藝術家攜手合作,共創舊城新貌。
1. 正街活化
(i) 活化餘樂里公共休憩空間
於2023 年 2 月 6 日與市建局會面,討論活化餘樂里公共休憩空間的初步設計概念。目前暫定以強化、點綴涼亭現有結構的方式活化公共休息空間,更多細節仍在商討中。
期望優化後的室外空間可用以舉行室外活動如影片放映、戶外工作坊及節慶活動等;而活化及再利用公園可以解決市民對公共空間的需要,居民可以隨便使用社區客廳組織社區活動,如賣物會、才藝表演或展覽等。就如客廳是一個家庭的中心點,社區客廳將會是一個凝結社區的中心點。公共空間的誕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加市民接觸不同居民的機會,能進一步建立社區網絡,增加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歸屬感。
2. 正街創學
(i) 藝術壁畫創作
為了與居民共同參與創作壁畫的過程,計劃舉辦藝術工作坊(項目待定),由藝術家與市民攜手共同創作藝術品,例如,藝術家可以舉行拼貼藝術工作坊,邀請市民透過剪貼不同材料,傳達正街對他們的意義。藝術家會根據他們的成品,創作融入社區藝術色彩的壁畫。
首輪社區參與活動於 2023年一至二月開展,由兩位壁畫藝術家主持三個系列的工作坊,包括兩場帆布袋設計工作坊予公眾參與,以及為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和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舉辦的筆記本拼貼畫工作坊。活動除了透過網上招募參加者,亦得到區內堅道明愛社區中心的協作支持宣傳,參加人數超過100人。
(ii) 正街藝術時代(藝術欄杆)
於2023年首季為正街欄杆的設計招標,更多細節即將定案。
3. 社區評估
為了加深對西營盤區的了解,團隊將進行初步社區評估,以識別西營盤區的優勢、現有的資源,以及社區需要。將從以下五個範疇著手,包括歷史、環境、居民、社區機構及溝通渠道,藉此探討如何運用社區的特色、優勢與資源解決的社區需要,考慮如何訴說西營盤獨有的故事,並提出詳細活化方案。
目前已委任評估機構,相關機構於首季出席了為公眾及學校舉辦的藝術工作坊,進一步發掘合適的社區評估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