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机构
  • 活动日期
  • 资助计划
  • 资助金额
  • 香港艺术中心
  • 2023年4月至2025年9月
  • 第六期获资助计划
  • 约三千三百万港元
目的 大角咀小区充满独特性,邻里街坊各色其式,生活百态尽在此地,《转角:》是香港艺术中心在大角咀推出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艺术介入,促进这地各社群的关系建立与连结。通过连结不同社群、持份者、创意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整个项目和过程,最终期望启发和鼓励共创者和大众一起讨论、探索、想象、和共构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演变的大角咀小区,并为未来的其他小区营造作个案参考。
项目活动

初步小区研究

自2023年4月计划展开,香港艺术中心团队着手进行前期研究及项目筹备,积极了解小区及联系不同单位,冀与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构思更具活力的大角咀。

社群共创实验室 角聚之时

由艺术家和小区人士组成的创作团队,与大角咀小区单位及店铺负责人一同构思及策划不同的创意实验,透过实地观察、研习讨论、专业技巧训练、协作实验以至在地测试,共同探讨艺术与小区及公共空间的关系,并为日后更多的小区艺术体验带来正面而具体的参考作用。

 

活动于2023年下旬推出,当中包括不同系列的工作坊:

「小区编采及文字工作坊」以出版物《壹毫纸》为中心,成员们透过工作坊学习编采技巧,并化身小区记者采访不同小区单位及店铺,共同探索和描绘市区更新状态下的大角咀故事。第一期《壹毫纸》已于2024年2月出版,向大众展现独一无二的小区小故事。

查看换领《壹毫纸》的详情。

 

「大角咀慢活与小店店主共创」将小区单位及店铺和人的关系拉近,除了商店与消费者、机构与被服务者之外,艺术可以成为沟通媒介予以共同创作并加强小区凝聚力。

小区书架已进驻各五间小店/机构,诚邀一起在大角咀的不同角落,寻觅小区书角,感受文字中所带给您的一刻城市疗愈!

「日落黄昏后慢漫夜摄影」以摄影角度探索入夜后的大角咀小区;在不同艺术家的带领下,成员们与艺术家共同学习并尝试以不同摄影角度勘探小区的每个角落,以捕捉及记录独特而多变的大角咀面貌。

 

 

「大角咀再散步-落日印记」让参加者在急速发展的城市空间下放慢脚步,观察、探索和了解当区的都市纹理,与艺术家合作设计出一条专属大角咀的城市疗愈路线。

小区博物馆

计划期间将设有三场小区博物馆。首场小区博物馆由名为《学学习角》的一系列工作坊及展示活动所组成,艺术家与居民和当地组织共同创作,以共同学习模式凝聚大角咀小区。工作坊于2024年3月至5月举行,并在2024年6月于小区展示。

工作坊详情请参阅:活动页面

扭铁花 – 大角咀小区艺术及工艺教育计划

何兆基博士是专注于当代雕塑与传统手艺实践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角咀街坊;双重的身份使何博士在大角咀驻留期间的创作与实践有着更独特视角及方式。

经过数月在区内进行前期小区调查研究及招募大专学生,计划吸引了来自三间大专院校超过三十位学生参与,包括: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及香港艺术学院。作为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实地落区考察,同学们能了解大角咀的历史、地理及区内五金铁器业的发展背景和现况。

「扭铁花」受到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转变的影响,使这种劳动密集并盛行于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传统工艺日渐式微,这些过去在小区随处可见的技艺,常用于制作铁闸、围栏、窗花等等,独特的造型风格体现丰富的生活气息。

通过带领学生进入大角咀内的五金铁器铺,以学习扭铁花工艺为契机,连接过去与现在,将从老一辈工艺人学到的技艺运用到小区生活中,令扭铁花重新「存在」于小区,「连接」大角咀。

项目强调艺术家、老师傅和学生共同在地创作,期望学生可以藉工艺了解大角咀的过去,探索现在及「扭铁花」工艺在当代创意实践的可能性,尝试改变这个小区的未来。

公开征集

《城市生活所》竞赛提案

《城市生活所》作为「转角:」的核心项目之一,于2023年10月展开公开征集,诚邀合资格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一个综合休憩、活动、学习地。公开征集竞赛冀支持新兴年轻设计师,揉合创新及生态友好元素,关注和探索可持续性及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临时展亭暂定于奥海城二期以北(面向樱桃街和海泓道﹚的户外区域。

详见参阅:(只提供英文版本)

创意小区空间提案 (01) 

是次公开招募创意小区空间提案集结了三个大角咀的公共空间,各具独特性。是次公开招募旨在接收适合当地环境和大角咀小区的提案,促进整体的「转角:」项目目标、愿景、使命和价值。

详见参阅:活动页面(只提供英文版本)